2011年1月14日 星期五

照堂這個人與他製造的影像

看看我們的大鋼牙
請點閱放大


照堂這個人與他製造的影像



照堂是個沈默寡言的人,但是他心裡有一把火在燃燒,大概在悶騷吧?我想!我與他及繁信都是鄭桑溪的第一批門徒,也多多少少走上攝影的路,但照堂不同,他把攝影當作一種志業在經營,而更是構圖的天才,我讀大腦科學曉得:如果你碰到天才就只得閃到一邊去,再努力也不過是個過客,他的構圖形成一種所謂「氛圍」〈這是個時髦詞,從前不這樣講的〉,構成一種張力,不是讓你感到莫名其妙,就是只好人云亦云地讚美:好啊!好啊!可是繼續認真看下去,就會發現他攝影作品的真善美,沒有晨昏、沒有雪景、沒有人像、沒有狗貓、沒有做作、更沒有禪意,只是人性而已,他所講的故事就是人,所搭的景也不過是反應智人這種人而已。

其實最早他也不講究什麼光圈、快門、長短鏡頭等,他就是拿了一台6X6相機到處拍照,早期只有黑白照,照完就把底片一送照相店沖洗,他媽媽接著付錢取回照片,大功告成,所以有時家裡有錢〈老爸是名醫〉以及願意付錢也是成功的可能法門。晚期大約幾年前他也玩起娛樂型數位小相機,拍些彩色照片,我想那種小機器會給他帶來許多樂趣,雖然有些不甘心,卻仍然促成他在興華的旅次攝影展,真是景上添花,許多人說他這次拍的照片大部分是人的背影,這有什麼意思?不然你要怎麼樣?

我唸輔仁大學,他唸台大,土土木木地,有一天他遠道新莊來訪,說是要拍一張我的照片,戴的是貝雷帽,臉上卻夾著一張他的大頭照,這可真是開虛擬與真實的第一步,加上輔仁那時校外只有稻田與破屋,偏偏就有打撞球的「天天樂撞球場」和學生吃飯的「日日滿小飯店」,整張照片就是個詭譎樣,卻出現絲絲美感,如此就算當個道具也無妨了,不過他打撞球的技術當然遠不如我,強龍不壓地頭蛇嘛!我家就掛著這張大照片,是喬遷之喜時獲得的。


我個人服膺的是快門的「決定瞬間」理論,這是法國攝影大師布列松所主張,而且進一步演繹為按下快門的瞬間就表達出攝影家個人到目前為止所有內在的學問與修養,太玄了?不然你要怎麼樣?在此僅以小文恭賀照堂榮獲中華民國第30屆行政院文化獎,是第二位攝影家得此榮銜,第一位是誰呢?原來是23年前的朗靜山大師,前後輝映,光彩奪目。

以下是有關照堂的網站,小電影裡當然也有我的影像,不然我何必介紹給你?

http://tinyurl.com/6ghmo74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