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1日 星期六

Metamorphosis

Sea urchin transforms as it eats its mother

2011年9月29日 星期四

越南河內的水上木偶戲



越南河內的水上木偶戲




今年八月去越南旅遊,見識到精彩萬分的水上木偶戲,是在北越河內市的昇龍戲院演出,大開眼界,這可真正代表越南古老的傳統戲劇,而且在水裡表演,操縱木偶的人都泡在水裡,拿長竹竿撥弄各式各樣奇想出的人物與動物,真稀奇!

表演方法及用具

水上木偶戲的表演,一般會在節日或喜慶時候。演出前,先在一個約一公尺深的混濁水池(以隱藏水中的操作機關)築起一座水亭,上面掛有裝飾物品,亭的屋檐上垂下竹簾,兩旁有草木佈景。操縱木偶的演員們,就站在竹簾後面的水裏,利用竹竿與細線操縱木偶,使其做出跳躍、划船、翻滾等動作。演員們在演出前,會喝下魚露及用老薑按摩身體,使下半身浸在水時不會畏寒,而且穿上不透水的工作衣物。

除操縱木偶的演員外,還有樂隊參與演出。使用的樂器包括大鼓(為主要樂器,鼓聲緩急與劇情有密切關係,如劇中的高潮時,往往是鼓聲最為密集的時候。鼓聲也可以是演出開始和結束的信號)、響板、嗩吶、銅鑼、笛、簫、揚琴、胡琴、單弦琴、鈴鼓、鐃鈸等等。

表演用的水木偶,造材亦相當講究,例如會用無花果樹的樹木為材料(因材質較輕,纖維較韌,浮力較大,而且耐蟲蛀),外面繪上各色顏料,色彩鮮艷,形象生動,一般約高四十公分,重七公斤,最大的可高四十公分,重四十公分,須三人以上同時操作。操作一尊木偶有時需要十二條線,最大型的劇目可用到二百尊木偶,演員人數達五十人。

表演內容

水上木偶戲的劇目,傳統上的是農村生活、歷史故事、神話傳說為主,例如牧童吹笛放牛、插秧、釣青蛙、打狐狸捕鴨、捕魚、光榮祭祖、 龍舞、獅舞、鳳凰舞、黎王還劍、孩童戲水、賽船、猛獅爭球、仙女舞、四獸舞(龍獅龜鳳)等等 。



(以上資料抄自維基百科,錄影可是自己當場拍的。)

http://youtu.be/1Mr4KjKU80o







2011年9月27日 星期二

兒童期創傷可能縮短二十年壽命


兒童期創傷可能縮短二十年壽命




美國疾病管制及預防中心研究發現,兒童期發生的問題其影響會是一輩子的。

然而這可能並不令人感到驚奇,有研究表示,兒童期創傷的存活者會遭遇到更困難的日子,同時預期那些兒童的壽命幾乎平均縮短二十年。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進行的一個新研究顯示,兒童期曾經經歷六個或更多創傷事件的兒童〈包括受到情緒、肉體或性虐待或家庭功能失調〉,比那些並未受到那種程度創傷的同伴其平均壽命要短19年。

壓力傾向在人類生命中累積,同時似乎影響他們的發育方式,並能影響其思考與情緒控制的方式,羅伯‧安達(Dr. Robert Anda)博士解釋說,他在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做為共同主要研究人員進行「不良兒童期經驗」(Adverse Childhood Experiences, ACE)的研究。他認為壓力作用像是一劑壓力毒藥,對於大腦如何發育及多重器官系統功能產生負面作用,研究觀察到最終會導致早死。在他們的研究中,研究人員追蹤17,000個成年人,收集他們於1995年至1997年間的健康行為及狀態數據,在2006年,他們繼續追蹤以探尋哪些人已經死亡,科學家發現報告在兒童期發生六項或更多不良事件的人平均存活60年,然而發生較少不良事件的人平均歲數為79年。安達表示:兒童期創傷存活者傾向採用危險因子而導致健康不良,他們抽煙更多、更可能酗酒、濫用非法藥物等…或體重過重或身體不活動,同時比起那些沒有不良兒童期經驗的人,他們可能在65歲死亡的機率有兩倍之多。

然而談到該研究傳達的訊息十分重要則〈兒童期創傷具有既深且長的影響〉,至少有一位研究人員強調兒童期創傷無法預定生命期後期的問題。美國普渡大學發育研究的助理教授裘迪絲‧梅爾-渥斯(Judith Myers-Walls)表示,人的復原能力變化非常大,其差異性與性情、其他人對事件的反應及兒童與家庭可獲得之資源有關,某些兒童即使在大屠殺時經歷集中營生活,但是他們的心理與身體都很健康。但是其他研究人員強調人們對於年輕人的毅力設想太超過。人們從前認為兒童會藉因為年輕而復原,史丹佛大學「早期生命壓力研究計畫」(Early Life Stress Research Program)主任維克多‧卡瑞恩(Victor G. Carrion)博士解釋,其真實性卻無法經由事實更進一步達成,而人愈年輕對於創傷作用愈無法避免。

整體性的問題

由於此研究顯示在族群中有人早期死亡,醫生注意到過去的研究已經顯示在兒童期的創傷會影響生命後期的肉體,安達表示兒童期壓力可導致身體產生更多「腎上腺素」(adrenaline)及皮質醇(cortisol)。而腎上腺素是一種「神經傳導物」(neurotransmitter),會干擾大腦的生長,而皮質醇是壓力賀爾蒙,如果分泌過量會引起其他問題,在高劑量下,或如果重複發生,則有礙神經細胞生長,神經細胞的生長與其間的連接會或多或少被干擾,最終過量的腎上腺素及皮質醇會影響人們多年後身體如何感覺,而且已經懷疑會產生其他作用,此情況似乎影響至免疫功能,其他研究人員也證實了這些發現。

卡瑞恩解釋說,在生命早期之創傷壓力能阻礙感覺生理系統及神經網路的發育,由我們的研究知道早期生命壓力會改變賀爾蒙系統及大腦功能,在同時,單獨之心理作用就顯示經歷負面之兒童期後生命年限會縮短。美國凱斯西方儲備大學兒童及青春期精神病學系助理教授菲力普‧阿繆納泰貴(Felipe Amunategui)表示:創傷經驗的影響通常包括嚴重地無法控制情緒產生之功能,單單此現象即與人際間關係困難、學術成就低下及物質濫用的問題模式相關,而所有這些因子都個別與生命期減短有關,而將它們加在一起就會共謀如此嚴重地限制了生命期。

複雜因素

然而研究人員企圖限制其他混淆因子,至於兒童期創傷受害者其生命期縮短有多少是由創傷引起,或由其他因子造成目前還不清楚。美國蒙特費歐醫學中心小兒科的助理教授拉希爾‧布瑞吉斯(Rahil Briggs)提出說明,當科學家考慮有關兒童期創傷時,重要的是考量產生這些種類困難經驗的環境類別,似乎在那些環境內存有一群其他危險因子,例如忽視或暴露於二手煙等,所有這些都也可能影響壽命少減。卡瑞恩指出,生活於遭受兒童創傷社區裡的兒童可能也經歷其他社會經濟不良情況,例如營養問題,缺乏小兒科醫生早期體認及缺乏環境刺激,然而在具有高度兒童創傷的情況,下這些因子可能具有遺傳性。他提出許多美國疾病管制及預防中心的研究中,大部份人都處於類似之健康照顧計畫下,這可能限制了那些變異情況。安達承認在研究中有這些侷限,可能具有許多不良兒童期經歷的人,同樣有許多其他事件科學家並未量測,同時兒童期創傷能導致貧乏之生命決定,因而由於兒童期的負面事件引起如此多其他因子都會縮短生命期。

早期而有效地介入

安達表示遺憾的是,不良兒童期經驗研究並未包括介入方法來檢視可進行何事來降低兒童期創傷的衝擊,但是目前已經嘗試進行某些事務對兒童產生較佳結果,否則他們會被不良的家庭生活影響,一個例子是由護士進行家庭訪問計畫,與此家庭一起評估在家中某些問題的危險性,此等計畫已經見到兒童被虐待的危險減少,這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方法,而科學家須要發現其他方式能廣泛應用至每一個家庭。布瑞吉斯提出介入行動會是一個關鍵步驟,但是預防工作甚至做得更多。早期介入極端重要,而且時常幫助改善創傷的影響,當研究人員能早期鑑定需要幫助的兒童,並給予他們所需要的服務,等於給予他們最佳的復原機會,然而,預防工作甚至更重要,但即使進行介入行動,也可能會出現一段時間因危險因子太多而超過兒童復原的能力。然而,如梅爾-渥斯所提示,創傷性兒童期的問題能被克服。她認為這十分重要,體認出發生在生命早期的事件很重要並且不應被忽視,但是同樣重要的是這些趨勢並無法預測個別案例。

宣傳:大智主編的科普書籍「生物醫學」已經出版!
         台灣商務印書館,商務科普館,2011年9月初版一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