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9日 星期五

Hard-to-see fruit fly embryos brought to life in 3D

New imaging technique creates 3D animation of developing fly embryos that can't be seen under a microscope

2010年7月8日 星期四

問題人格的根源〈後記〉


問題人格的根源〈後記〉



關鍵觀念

 說明受到精神疾病照顧的病人中有高達百分之十係罹患「邊緣性人格異常症」,而其中百分之二十的病人必須住院,病人受苦於不穩定的人際關係,同時沒有能力控制他們的脾氣及管理他們的情緒。

 邊緣性人格異常症患者掌控情緒的大腦邊緣系統部份其體積異常縮小,而且病人表現過動行為,根據這些發現的解釋之一為:邊緣性人格異常症病人失去「抑制性神經元」(inhibitory neurons),可能造成他們對事件同時表現衝動及過度負面的反應。

 新研究建議罹患邊緣性人格異常症的個人也具有正確體會社會姿態的難題,稱為「前島」(anterior insula)的大腦構造在此異常症中扮演一個關鍵角色。〈全文結束〉



2010年7月6日 星期二

問題人格的根源〈四〉


問題人格的根源〈四〉



基因根源

此種令人興奮的發現促發許多新問題,首先是:何者引起此種異常之大腦活性?大部分研究指出邊緣性人格異常症通常由基因預定並結合兒童早期發生嚴重創傷引起,並非每一個人在兒童期受到創傷都會罹患邊緣性人格異常症,但是結合上危險基因就可能提升創傷對發育中大腦的衝擊。

雖然還沒人鑑定出引起邊緣性人格異常症的特殊基因,但許多疾病的人格組成〈包括衝動與侵略性〉都具有高度遺傳性,更甚的是,研究人員已經將此疾病關連至基因變異,例如與血清素之神經傳導有關,然而依據最近的研究,「選擇性血清素抑制劑」(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如「百憂解」(Prozac)卻無法有效治療邊緣性人格異常症,是否這些基因變異危及前島之構造及功能?這將令人有高度興趣來確定,因為大腦部位無法孤立運作,神經科學家必須針對大腦神經網路進行完整定性的工作,而前島是其中一部份。

在邊緣性人格異常症之外,科學家對於其他嚴重精神疾病也可能要應用本研究所利用遊戲理論的策略,例如精神分裂症或自閉症,在其中社會功能失調扮演一個樞紐角色,研究人員、病人及治療人員一定都歡迎此種進展。〈待續〉

2010年7月5日 星期一

問題人格的根源〈三〉


問題人格的根源〈三〉



自我中心的大腦

為找出為何罹患邊緣性人格異常症的參與者表現此種行為,研究人員使用「神經造影技術」(neuroimaging)來研究管理者面對小型投資時大腦的活化作用,這通常顯現在投資者方面缺乏信任,在罹患邊緣性人格異常症管理者及健康參與者間,使用功能性磁共振影像掃瞄儀掃瞄大腦時出現一個重要差異,在健康人,大腦中一個稱為「前島」(anterior insula)的部位在神經上似乎代表投資數量,因此由同夥的小型投資相當於管理者大腦的大型活化作用,反之亦然,然而在邊緣性人格異常症患者的大腦裡卻沒有此種關係存在。

如早先之研究所預期,在此相同大腦部位的活性也鏡射反應出管理者將要回轉至投資者的金錢數量,因此在管理者大腦中大量的前島活化作用預測管理者之少量償付行為,然而在此案例,邊緣性人格異常症參與者及健康自願者同時顯現相同的神經活化模式,因此,雖然在健康者其前島預定同時表現投資者「不信任」之金錢提供及「吝嗇」之再償付行為,而在邊緣性人格異常症患者之前島活性卻只反應他們本身的活動,他們對投資者的阻礙似乎是由於只選擇性地關切其他伙伴的現況。

前島長久以來與代表身體不愉快的感覺有關,例如疼痛,此外,許多研究已經顯示此部位對令人不舒服的社會接觸會產生強烈反應,包括似乎不公平、受挫或危險性的互動,此種功能建議前島會探知有關其他人意圖及行為的資訊,並賦予它們不舒服的感覺,如果此種解釋正確的話,那麼一位邊緣性人格異常症的患者可能無法維持合作的原因是在於他們不具有「深刻感覺」(gut feeling)(由前島訊息產生),這就產生了人與人間關係出現問題,無法偵測信任崩潰的情況,邊緣性人格異常症患者不會去修補問題,並且不太可能完全信任其他人。〈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