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5日 星期一

問題人格的根源〈三〉


問題人格的根源〈三〉



自我中心的大腦

為找出為何罹患邊緣性人格異常症的參與者表現此種行為,研究人員使用「神經造影技術」(neuroimaging)來研究管理者面對小型投資時大腦的活化作用,這通常顯現在投資者方面缺乏信任,在罹患邊緣性人格異常症管理者及健康參與者間,使用功能性磁共振影像掃瞄儀掃瞄大腦時出現一個重要差異,在健康人,大腦中一個稱為「前島」(anterior insula)的部位在神經上似乎代表投資數量,因此由同夥的小型投資相當於管理者大腦的大型活化作用,反之亦然,然而在邊緣性人格異常症患者的大腦裡卻沒有此種關係存在。

如早先之研究所預期,在此相同大腦部位的活性也鏡射反應出管理者將要回轉至投資者的金錢數量,因此在管理者大腦中大量的前島活化作用預測管理者之少量償付行為,然而在此案例,邊緣性人格異常症參與者及健康自願者同時顯現相同的神經活化模式,因此,雖然在健康者其前島預定同時表現投資者「不信任」之金錢提供及「吝嗇」之再償付行為,而在邊緣性人格異常症患者之前島活性卻只反應他們本身的活動,他們對投資者的阻礙似乎是由於只選擇性地關切其他伙伴的現況。

前島長久以來與代表身體不愉快的感覺有關,例如疼痛,此外,許多研究已經顯示此部位對令人不舒服的社會接觸會產生強烈反應,包括似乎不公平、受挫或危險性的互動,此種功能建議前島會探知有關其他人意圖及行為的資訊,並賦予它們不舒服的感覺,如果此種解釋正確的話,那麼一位邊緣性人格異常症的患者可能無法維持合作的原因是在於他們不具有「深刻感覺」(gut feeling)(由前島訊息產生),這就產生了人與人間關係出現問題,無法偵測信任崩潰的情況,邊緣性人格異常症患者不會去修補問題,並且不太可能完全信任其他人。〈待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