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14日 星期日

補綴的心靈:你父母親的基因如何型塑你的大腦?〈五〉


補綴的心靈:你父母親的基因如何型塑你的大腦?〈五〉



最近幾年,「非發生疾病」(nondevelopmental diseases)也已經與印記作用關連上,在2002年由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研究人員發表於「美國醫用基因學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Medical Genetics) 一個研究報告:基因變異容易讓人們發生晚期開始的阿茲海默氏症最常來自母親,這可能暗示是印記作用,另一個研究發表於1995年的相同期刊,發現兩極性異常症也主要傳自母親,而發表於1997年神經學期刊的研究發現如果「妥瑞氏症」(Tourette’s disorder) 遺傳自父親而非母親時,則具有不同症狀且較晚發生,再度認為(唯尚未證明)印記作用可能在這些疾病發生上具有功能,「目前仍然有許多點須要連接成線。」聖大菲研究所演化理論學家Jon Wilkins如此說明。

如果印記作用確實與常見精神異常疾病有關,那麼有一天以處理基因表現的藥物來治療病人可能是適當的,有一種方法可以調降標的基因的活性,就是使用一種稱為「RNA干擾作用」(RNA interference)的治療法,因為其干擾基因表現,有一種RNA干擾作用可降低與生長有關腫瘤基因的表現,目前正在加州及德州進行臨床試驗,而兩種美國經食品藥物管理局核可治療血液細胞異常症的藥物:decitabine及azacitidine,可防止甲基群被加至血球的基因,證明此種方法也可能協助矯正其他組織中印記作用的錯誤,雖然許多印記作用錯誤在子宮裡可自行處理,但是在出生後治療不平衡之基因表現可也減少或去除某些發生疾病的症狀。

當科學家發現印記作用在精神疾病扮演的角色後,他們同時也揭發我們雙親的每一位造成我們大腦及行為上某些有趣的不平衡狀況,在兩篇發表於1995年國家科學院院刊及科學期刊及1996年發表於「發生大腦研究期刊」(Developmental Brain Research)上具里程碑性質的研究上,劍橋發生生物學家E. Barry Keverne與其同事發現某些大腦部位幾乎完全被母親的基因所控制,而其他部位則被父親的基因控制,當科學家製造出只含有幾個細胞的正常小鼠胚胎時,他們在培養皿裡將其與只含有單獨父親或單獨母親染色體的胚胎〈只分裂成兩個細胞〉結合在一起,結果產生的胎兒不是含有大部分是父親的基因或就是含有大部分是母親表現之基因。

受較多父親影響的小鼠具有較小型的大腦及較大型的身軀,而大腦細胞在下視丘及隔膜上大量生長,這些部位是維持能量平衡及調控如尋找食物、交配、情緒表現及社會侵略的行為,相反地,受更多母親影響培育出的小鼠具有較小型身軀及較大型大腦,特別是前腦及負責智慧、複雜情緒反應、計畫及解決問題的部位。〈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