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21日 星期六

精神疾病的新基因學

精神疾病的新基因學

在整個歷史上,巫醫、神職人員及醫生已經嘗試確定當一個人陷入悲哀、瘋狂或精神變態時何事出錯,理論學家已經將精神疾病歸咎於許多原因:如體液不平衡,星球運動、不自覺之精神衝突及不幸的生活經驗,今日許多研究人員相信精神異常大部分是由個人的基因組成形成,總而言之,基因是製造及控制大腦之蛋白質的藍圖。

然而基因學並非全部的故事:同卵雙胞胎,具有實際上相同的DNA,但並非總是發展出相同的精神疾病,例如,如果同卵雙胞之一罹患精神分裂症,另一個雙胞胎則只有百分之五十的機率也罹患同樣疾病,的確,許多數據認為精神疾病典型地是由環境及許多不同基因間複雜地相互作用產生,但是只有最近科學家開始領會環境如何作用於大腦而產生心理改變。

由一種精神疾病的新觀念引領,研究人員發現生命經驗能真正改變一個人的心靈:藉化學物質覆蓋控制其功能的DNA,但是以一種不改變基因密碼的方式進行。並非創傷經驗、藥物濫用或缺乏作用,有時其他因素會引起「附屬分子」(satellite molecules)結合至一個人的DNA上,這並未觸動基因的基本重要性,這些懸掛分子改變了基因的表現,關閉或加速某些蛋白質結構影響了一個人之精神狀態。

研究人員稱此新領域為「漸成作用」(epigenetics)【'epi'表示在上或在外】,他們發現藉促進一個調控壓力及焦慮的基因表現,大鼠母鼠養育行為能支撐剛出生小鼠情緒的恢復能力,另一方面,令人苦惱的事件似乎會藉「漸成機制」(epigenetic mechanisms)關閉一種神經生長蛋白質的表現,因此促進憂鬱情況。

相似地,近來研究認為漸成改變也可能對於藥物上癮及精神分裂症的病理學以及保留長期記憶方面具有影響。

鑑定此等引起精神疾病的分子變異,能使得科學家對於精神疾病發展出一套新的治療方法,例如,未來藥物可能設計在藥理上能擦拭DNA以消除導致變成精神分裂症、憂鬱症、焦慮症或藥物上癮的分子改變。(待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