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30日 星期三

問題人格的根源〈一〉


問題人格的根源〈一〉




科學家透過大腦觀察具有邊緣性人格異常症的人,並發現此令人失能疾病根源的結論。

在電影「致命的吸引力」中Glenn Close讓人無法遺忘的生動演技給予觀眾貼近觀察一種稱為「邊緣性人格異常症」(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 BPD)的傷害性精神疾病,此種疾病可解釋高達百分之十的病人處於精神疾病照顧之下,而其中百分之二十的人必須住院,界定此疾病的特徵為在病人生命中普遍呈現不穩定情況,特別是與其他人的關係上,罹患邊緣性人格異常症的人也難以控制他們的衝動及管理他們的情緒,他們的行為不只對他們自己也對朋友及同事造成巨大的傷害,同樣健康照顧系統也受害。

不論此種異常疾病的重要性,有關其可能作用的大腦機制所知卻驚人地少,然而在過去幾年,科學家已經發現有趣的提示,例如構造影像研究已經指出大腦邊緣系統管理情緒不同層面的某些部位,在罹患邊緣性人格異常症的病人中體積異常地小,而控制負面情緒的部位其體積似乎減小最多,功能性異常的研究顯示這些相同的邊緣部位〈包括杏仁體〉趨向高度活化,某些研究人員的理論表示邊緣構造體積較小反應出失去抑制性神經元,這可能表示這些病人的大腦於行為及負面情緒具有較弱的駕馭能力,導致衝動及對事件產生過度負面反應。

在2008年「科學」期刊發表的論文中,美國貝勒醫學院的Brooks King-Casas與其同事表示除了缺乏情緒控制之外,罹患邊緣性人格異常症的在人正確體會其他人的社會態度上產生問題,此外,該研究小組已經闡明一個額外的大腦構造在疾病中扮演重要角色。

研究人員採用一種創新遊戲理論的方法來探測此異常症受到干擾之人際溝通特性的根源,此技術包括使用互動式競賽以洞察人類社會行為及作決定的情況,也有希望來研究其他類型的社會互動及個人間之病理狀況。〈待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