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3日 星期四

精神疾病的新基因學





精神疾病的新基因學



緩解憂鬱症

在憂鬱症發作上另一種漸成改變可能扮演關鍵角色,雖然許多人的觀念認為憂鬱症係化學不平衡的結果,但是沒有人知道此病的真正機制,某些研究人員如今提出理論認為憂鬱症會由不足量的生長因子蛋白質例如「大腦衍生性神經營養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BDNF) 產生,這如同其他生長因子,可支持並滋養神經細胞,在一個2006年的研究,研究人員發現在罹患憂鬱症女人的血液中BDNF的濃度異常低下,更加,以抗憂鬱劑治療後可將該女人血液中BDNF的量恢復正常,相似地,其他實驗證明例如以抗憂鬱劑、「電痙攣療法」(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 ECT)及運動等治療方法皆能增加齧齒類動物大腦中BDNF的濃度。

直到最近,沒人曉得BDNF耗竭之分子機制,但是這十年初,美國德州西南大學醫學中心的精神病學家及神經科學家Eric J. Nestler與其同事提出理論,認為憂傷的經驗可能改變預定製造BDNF的DNA,在2006年一個研究,Nestler與同事讓「霸凌」(bully)小鼠與個頭較小的小鼠在籠中每天交配5分鐘,面對霸凌的對象,身材嬌小的小鼠動作焦慮且順從:牠們吱吱叫、畏縮並嘗試逃出籠子。

於是科學家用一片鐵絲網將兩隻小鼠分開停止接觸,但這仍然會讓身體較小的小鼠聞到霸凌小鼠的體味,直到下一次再相聚,如此處理10天後,較小動物的動作顯現受到挫敗的行為:像是憂鬱症病人,牠們不再與其他小鼠互動,並以一種古怪的姿勢呈現異常焦慮,站立不動而非探索對方,這些小鼠在牠們大腦裡也具有異常低量的BDNF。

為找出如何霸凌行為可能降低BDNF濃度,研究人員檢視被霸凌及較佳對待之小鼠兩者大腦海馬細胞裡製造BDNF的基因,他們發現受挫敗小鼠比正常小鼠在接近BDNF基因的組蛋白上有較大濃度的甲基群,因此認為受威脅之經驗能化學性隔絕BDNF基因,關閉藍圖並抑制BDNF的製造,更甚的是,以一種抗憂鬱劑(imipramine)治療受挫敗的小鼠,每天給藥共1個月,則會促進BDNF的製造(並緩解憂鬱症),明顯地係藉加入乙醯群至BDNF基因造成。


其他治療憂鬱症的方法對BDNF基因可能有類似作用,例如,在2004年一個研究,Nestler的研究小組發現,對罹患憂鬱症的齧齒類動物應用電痙攣療法時,也會增加BDNF基因周圍組蛋白上的「乙醯化作用」(acetylation),神經科學家懷疑心理治療法可能具有相同作用,但是沒有人曉得究竟效果如何,因為還沒人對齧齒類動物發展出有效的談話治療法。(待續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