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腦的白質是什麼?〈一〉
雖然科學家長期認為大腦的白質是被動的基礎構造,新研究顯示其實白質主動影響學習及精神疾病。
想像我們如何能透過頭骨窺視何種情況造成一個人的大腦比另一個人聰明,或發現是否有隱藏之特徵可能讓一個人產生「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或「閱讀困難症」(syslexia),一種新型的造影技術協助科學家觀察此等證據,而這顯現出令人驚奇的結果:智力及許多精神症狀可能被大腦裡完全由白質形成的組織所影響。灰質,介於兩耳之間老師責怪你的有關物質,是精神計算發生及記憶儲存所在,此種皮質是大腦的「表土」(topsoil);由緊密疊合的神經細胞本體構成,是神經細胞〈或稱神經元〉做出決定的部位,然而在其之下,是「白質」的底部填滿幾乎人類大腦的一半,比其他動物大腦中所發現的百分比要大得多,白質含有幾百萬條溝通用纜線,每條含有一長條、個別纏捲的「樹突」(axon),外表覆蓋一層白色脂肪物質稱為髓燐脂(myelin),像是連接一個國家不同地區電話的纜線,此種白色纜線連接大腦某個部位與其他部位的神經元。
幾十年來神經科學家對於白質沒有多大興趣,他們認為髓燐脂只有隔絕作用,而纜線內部只是被動的通道而已,有關學習、記憶及精神異常症的理論集中於神經元內之分子作用及知名的「突觸」(synapses)上,這是神經元間細微的連接點,但是科學家如今體認到我們從前低估了白質在大腦不同部位間適當傳送資訊的重要性,新的研究顯示白質的範圍在具有不同心智經驗或具有某些功能失調的人間都不同,當人們在學習或從事某種技巧如彈鋼琴時,白質在其大腦內也會改變,即使在灰質內的神經元進行精神及身體活動,白質的功能可能對於人們如何主導精神及社會技巧也極端重要,以及與為何老狗學習新把戲如此困難有關。〈待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