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受虐可能傷害大腦
根據兩個新的研究發現:兒童受虐對大腦產生重大影響,即使兒童已經恢復而且未受苦於精神異常症,其中一個研究發現生長於暴力家庭的兒童,其大腦活性與作過戰的軍人相似。
此研究發表於「近代生物學」(Current Biology)期刊,研究人員使用功能性磁共振影像掃瞄儀掃瞄大腦,包括43個英國倫敦的兒童,當時他們注視一張表現憤怒、哀傷或中性的臉孔照片,其中有20個兒童(年齡介於11歲至13歲間)已知在家庭中曾經遭受暴力行為相待,他們與一群條件符合而來自健康家庭的23個兒童比較。當注視掃描儀中的臉孔時,曾經被暴力對待的兒童針對憤怒臉孔的反應顯現出在杏仁體(amygdala)及前島(anterior insula)的活性增加,這個結果與具有作戰經驗的軍人身上所見類似,這些大腦部位被認為具有察覺威脅的功能,而活性增高建議對潛在危險產生高度警覺。
在任何正在發生暴力的場景中,主要感覺到威脅的存在(像是面對憤怒的臉孔或突發性、吵鬧的噪音)會有益處,因為可協助人們逃避傷害,但是當此等大腦改變可能在短期內變得適應之情況則會因時間過去而降低,結果增加了壓力、焦慮及異常症的危險,像是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與憂鬱症,長期升高的壓力賀爾蒙也會增加肥胖、心臟病、中風、糖尿病及上癮行為的危險。在目前研究中的兒童都是健康的,而且沒有受苦於精神健康問題如焦慮症、憂鬱症或創傷後壓力症候群,但是他們的大腦活性建議他們生活於暴力環境下並非未受到損傷,「我們所顯示的是暴露於家庭暴力下與大腦功能改變有關,但未產生精神疾病症狀,而這些改變可能代表其下的神經危險因子,」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的第一作者伊蒙‧馬克葛羅瑞(Eamon McCrory)在一篇申明稿中表示,「我們建議這些改變在短期內對於兒童可能具適應性,但是也可能增加長期的危險。」
2011年12月第二篇研究發表於「兒童與青少年醫學檔案」(Archives of Pediatric and Adolescent Medicine),檢視42個年齡較大(介於12歲至17歲間)的青少年,他們在出生時被鑑定由於父母親忽視及虐待而具有高度危險性,這些青少年被要求報告他們受虐的經驗,包括情緒虐待、情緒忽視、肉體虐待、身體忽視及性虐待,如同在針對此主題之研究中典型所發現:最常見的虐待種類是情緒忽視,再一次顯示,研究中的青少年沒有人具有精神疾病問題。
然而研究人員發現,當兒童曾經經歷的創傷種類越多,他們在大腦某些關鍵部位灰質(大腦神經細胞本體聚集形成)的量就愈少,整體而言,虐待是與前額葉皮質(prefrontal cortex, PFC)的體積減少有關,這是進行包括深思熟慮、自我控制及計畫的大腦部位,而也發生於杏仁體(其處理所有種類的情緒,但是最為人知的是對於恐懼的功能),灰質量較少也在「紋狀體」(striatum)中見到,這是與動機、慾望及愉悅有關的大腦部位。作者提出在過去的研究中,已經被發現前額葉皮質是大腦中最不耐受壓力的部位之一,當然,被虐待或被忽視對兒童會產生嚴重壓力。
肉體虐待與大腦中島(insula) 的體積較小有關,此部位協助偵測身體的內部狀態,包括經驗是否為疼痛或愉悅;其也與同情心有關,包括對其他人情緒狀態的想像,由耶魯兒童研究的領導科學家希拉蕊‧布隆伯格(Hilary Blumberg)寫道:「我們懷疑在肉體虐待與島之間觀察到的關連性會造成在身體自主性及個人行為感覺的改變,以及暴露於兒童期肉體虐待的人觀察到的解離症狀。」解離症狀包括情緒麻木或處於「自身之外」(out of one’s body) 的感覺,同時在創傷後壓力症候群中時常見到,被虐待的兒童時常對自身、且對維持身體完整性的察覺特別難以感覺安全。
青少年大腦對虐待的反應也發現具有某些性別差異,女童顯示在前額葉皮質、杏仁體及島(控制情緒反應的大腦系統)的體積減少較多,男童在尾狀核(caudate)見到較大改變,這是與衝動控制及愉悅有關的部位,(較早期研究建議雌激素可能保護尾狀核及周圍部位,其也可解釋為何女童在這些部位見到較少改變,)大腦改變的性別差異可能也協助解釋在男人及女人對某些精神異常症的易感性,例如,女人受苦於憂鬱症可能是男人的兩倍,而男人對於毒品濫用異常症具有較大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