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24日 星期三

霸凌心理學

霸凌心理學

「霸凌行為」(bully)在字典上的定義為「傷害、為難或威嚇弱小者的人」,科學家指出這種行為典型發生於青少年,介於小學六年級至國中二年級學生年齡間達到高峰,從前的研究認為一般7歲至12歲的青少年對於在痛苦中的人會自然產生同情心,然而新研究卻發現侵略行為可能使霸凌者感覺愉快,真正將自己的快樂建築在他人的痛苦上。

11月初(2008年)有一個小型研究發表於「生物心理學期刊」(Biological Psychology),使用「功能性磁共振影像掃瞄儀」(fMRI,簡稱「磁振造影」)來比較兩組16至18歲間男性青少年的大腦活性,實驗組為8位具有侵略性的青少年,而對照組則為8位正常青少年,美國芝加哥大學的精神病學家讓他們觀看人們受到預期或意外傷害的錄影,同時記錄下他們產生反應的大腦活性,固然兩組青少年大腦中的疼痛中心都產生活性,但出乎科學家意料之外,那些行為具侵略性的青少年大腦中的愉悅中心同時被活化,表示他們對於所見到他人受苦的事也感覺快樂,這顯示是一種強烈且高度的非典型情緒反應,在正常人並未發生。

研究人員之一Benjamin Lahey博士認為具侵略性行為的青少年罹患了「行為異常症」(conduct disorder),依據美國兒童及青少年精神病學學會定義,這是一種精神異常的疾病,其特性為患者對其他人及動物產生侵略、毀壞或傷害等行為,並包括偷竊、濫用毒品及性雜交情況。罹病青少年對疼痛反應的大腦迴路與正常人不同,在對照組,功能性磁振造影顯現杏仁體(大腦負責處理情緒反應的部位)與前額業皮質(負責行為的自我控制)於同一時間被活化,表示對於疼痛情況起相關反應,即當正常人見到有人受傷時,他們的反應的是負面情緒,相反地,罹患行為異常症的青少卻在大腦的杏仁體及腹部紋狀體(ventral striatum)部位同時顯現活性,後者與愉悅及獎賞的行為有關,包括享受食物、性及毒品,這些與負面情緒不同,表示罹病青少年卻出現正面情緒,顯示當他們見到其他人受苦時可能感到興奮並享受這種感覺,而且他們大腦的中前額業皮質(medial prefrontal cortex)及顳頂葉連接(temporoparietal junction)沒有被活化,這原先能抑制愉悅情緒,顯然年少年罹患行為異常症時,對於他人痛苦不能感同身受之外還感覺愉快,這是由於缺乏能力來控制可能的不當情緒,他們對於他人的痛苦雖然有反應,卻是以自我強化愉悅的方式進行。

依據美國健康及人類服務部的調查,罹患行為異常症的情況並非十分普遍,大約影響1%至4%美國9至17歲的青少年,而且在男孩比女孩更常見,這與青少年在年齡很小時遭遇到非常貧乏的「心理社會狀況」(psychosocial outcomes)有關,包括關係貧乏、監禁、憂鬱症及自殺等行為。其他科學家指出霸凌行為典型在介於六年級至八年級的青少年間達到高峰,並且讓同學深具印象,如果有人利用侵略手段獲得某些實際利益(例如獲得社會認同及個人獎賞等)則與霸凌行為及行為異常症具有重要區別,因為侵略性行為能轉換成建設性進取行為,讓正常神經型態的個人在生命過程中的許多成就突出,不論在商業、運動或其他領域,該研究雖然不夠大型,卻也提出某些新的理論與問題,使我們對於青少年為何傾向侵略行為及暴力有更多了解。

要討論的是霸凌行為是學習得來還是與生俱來的?是雞生蛋還是蛋生雞?大腦行為學(brain behaviour)時常遇到這類困境,不過功能性磁振造影會是一種有用的技術,來偵測當年輕人開始顯現侵略行為時是否大腦中某些部位被活化,如果一個青少年發展出攻擊其他同伴的習性,醫生就可以掃瞄大腦來檢視其前額業皮質有無活性,萬一發現前額業皮質沒有活性,反而腹部紋狀體活性增加,而且該青少年反而樂在其中,這些行為與情緒就有可能表示這個青少年罹患了行為異常症,這時醫生可以及早介入並加以治療,想一種方式將大腦途徑再程式化以協助預防疾病發生,或至少將其控制住,不過目前尚無良好治療方法存在。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