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21日 星期日

補綴的心靈:你父母親的基因如何型塑你的大腦〈六〉


補綴的心靈:你父母親的基因如何型塑你的大腦〈六〉



如父如子 – 有其父必有其子

這些發現建議在人本能行為的發育上父親的基因具有較大影響,例如飲食及交配,然而母親的基因更集中作用於高等認知的發育,「母親的影響更多在大腦的語言及社會執行功能層面,這些在意義上更為複雜。」LaSalle解釋。

心理學對人類的研究也支持這些數據,在2006年發表於「神經生成作用期刊」(the Journal of Neurogenetics)的研究,加拿大貝克瑞司特醫院的心理學家,招募許多家庭包括成年的兄弟姊妹以及他們親生的父母親,研究人員讓他們進行試驗,包括依據特殊大腦部位所執行之功能,兄弟姊妹進行的工作涉及額葉、頂葉及海馬,這與他們母親像得多,科學家建議使用這些部位的技巧是來自母親,然而作者承認,兒童這些種類的技巧也也可能與他們的母親類似而已,因他們在兒童期時與他們的母親在一起所花時間的多寡而定。

然而不可否認的是,基因組印記作用已經顛覆某些生物學最基本的原則,一個世紀以來在遺傳學、發生生物學及神經科學的研究價值是根基於遺傳的觀念,簡單地說起來是不對的,這表示我們對於大腦所知道的要比我們從前所想的少得多,「我們得到許多新的要素,但基本上,我們甚至不知道如何去了解,」Wilkins承認,我們不再能想像我們自己只是雙親粗略的組合物,而是錯綜複雜的迷題,由幾千片母親與父親的片段在演化的過程中所製作出,一旦我們鑑定出所有部分〈其自身即為巨大挑戰〉,然後我們必須解碼來發覺它們如何拼合在一起,「這正是要花上許多時間。」Wilkins說。

兩性的戰爭

基因組印記作用,在其某些基因被母親關閉而其他基因被父親關閉,對於遺傳之傳統觀念加入一層複雜性,當印記作用出錯時,會引起可怕的神經性問題,因此為何其在一開始時就演化出?演化生物學家已經提出幾個理論來解釋,但是其中最被廣泛接受的一個是「雙親衝突」(parental conflict)的想法,由哈佛大學生物學家David Haig發展出,此理論基於兩個前提:第一、我們的祖先經過長時間,演化出協助他們將盡可能多的基因傳遞給下一代的行為,第二個前提為我們的女性祖先傾向與一個以上的男人生產小孩,而早期男性祖先讓盡可能多的女人懷孕。

如果這些前提是真的,因此依據理論,這是男人的演化目標來產生一個嬰兒需要來自其母親盡可能多的養育及照料〈以母親其他的小孩為準,這假設是被其他男人受孕生產〉,相反地,女性的最佳目標是保有沒有過度需求的兒童,因為她的目的是將她的資源平均分配給所有小孩,因此他們才具有相同的存活機會。

Haig解釋這些相反的力量經由基因印記作用而彼此爭鬥,母親趨向關閉促進生長及需求行為的基因,而父親傾向關閉減緩生長及需求行為基因,「此種對比是他們由懷孕作用所祈求的。」英國威爾斯卡地福大學行為遺傳學家Anthony R. Isles如此認為。

有些對於印記作用的研究支持以下理論:母親時常關閉與生長有關的基因,在實際上會將所製造促進生長的蛋白質濃度減為一半,而研究建議父親提供的基因在包括進食及吸允的大腦部位比母親提供的基因具有較大作用,但是雖然大部分研究人員同意以此種雙親衝突理論來解釋印記作用的源頭,然而這仍然只是有力的間接證據罷了。〈全文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