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1日 星期三

奧捷匈遊記 – 維也納的史蒂芬廣場〈八〉

奧捷匈遊記 – 維也納的史蒂芬廣場〈八〉



遊覽車開到維也納了,停在一條小路上,我們遠遠就望見史蒂芬教堂尖銳高聳的南塔,原先是十二世紀興建的羅馬式教堂,到十四世紀改建後居然成為今日所見之歌德式教堂。哈布斯王朝歷代皇帝的葬禮都在此舉行,可見此教堂的雄偉與高貴,1781年8月4日莫札特與韋伯小姐(Constanze Weber)的婚禮就於此進行。


教堂前方至葛拉本大道的廣場是維也納市中心最著名的商業觀光區,周遭盡是咖啡廳、餐廳、精品店、高檔服飾店、花店,還有許多書店,特有的文化氣息與英國倫敦相似。此處為行人徒步區,可到達許多其他景點,因此成為全世界旅客遊覽的起步,終日人潮洶湧,光是看人就目不暇給了,何況人的活動代表了文化的交流,偉大的國家是絕不會故步自封的。


我選了幾張照片,看看這一天這一刻廣場發生什麼樣有趣的故事,做為城市歡愉文化橫切面的觀察,首先看見許多喬裝的藝人,打扮成各式各樣的異裝人,他們往往長久時間站立不動,也不開口寒暄,如有旅客賞個銅板就默默鞠躬道謝,一點也無寒酸樣,大家都一樣,我也不用哀求你們,雖然需要錢,倒也有骨氣些,這情況讓我想起2004年重遊倫敦的往事,在倫敦市中心有名的科芬園,有一位男藝人,全身塗上金漆,身穿金衣,頭戴金帽,十分搶眼,但也小氣,如有不知情者與其合照後未留小費,則用腹語罵人,略懂英語者往往遠而敬之,倒楣的是那些東方人被罵得臭頭也渾然不知,我因多拍了幾張照片,此異人居然走下寶座抗議,還好敝人往日久居倫敦,處變而不驚也。再來就是真正的藝術家,像是美術家素描人像、音樂家姊妹花吹奏笛子、帶著呼吸面罩作畫的現代畫家,最有趣的是小男生提線操作一個小木偶,木偶先生還會彈鋼琴與唱歌,充滿歡樂氣氛。馬車與三輪車的對比也很搶眼,兩位車伕根本就是兩個世代的人,從面容、神情、態度與服飾皆是如此,文化在此小節向我們呈現,不變的是歡喜的遊客與美麗的建築,看見老爸與老媽帶著一雙兒女當街查地圖照,老爸的的認真樣讓我不由笑了出來。在葛拉本大道中央有一座黑死病紀念柱,是巴洛克風格的雕塑代表作品,金光閃閃,紀念1686年歐洲黑死病的終結,前方石頭聖像垂頭悲憫,卻不知頭、身、手站了三隻鴿子,成為成市風景之一。我喜歡有趣、興高采烈與真誠的人,不喜歡面容枯槁、巧言令色的人。

備註:照片點兩下可放大欣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